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广告热线:1-866-2392936    广告邮件:info@fhmedia.ca

枫华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2822|回复: 0

这世间所有的吵架,都是:“我没错”

[复制链接]

79

主题

80

帖子

288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288
扫一扫,手机访问本帖
发表于 2016-6-25 23:20:2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
这世间所有的吵架,都是因为:“我没错”
这世间所有的吵

  亲密关系中,我们该如何吵架


  事实上,“我们该如何吵架”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。既然是吵架,哪里会有应不应该一说。绝大多数人对这件事几乎没有控制的力量。倒不是说不想控制。吵架不好,对人造成伤害——对关系里的双方都是如此。有谁不明白这个道理呢?可能的话,每个人都情愿避免这样的伤害。问题就在于,虽然一段关系里的双方往往都有这份愿望,他们中的很多人仍然一次次地卷入伤害中。

  诡异的是,常常没有人说得清楚,谁才是主动的肇事方。

  妻子怪丈夫:“你从来不关心我的感受,你知道我对你有多失望吗!”丈夫怪妻子:“你总是在表达对我的失望,我为什么要关心你的感受!”

  双方都身不由己陷入了战局,不得不被迫应战。于是既成为了受伤的一方,也成为伤人的一方。两边合到一起,像一条衔住自己尾巴的蛇。

  如果把亲密关系看作是一个有机体,吵架就像身体上的发烧。发烧不舒服,没有人愿意主动发烧。用酒精擦,用冰敷,把体温降下来,这是我们对发烧原始的应对。但是医生告诉我们,“发烧”本身并不是病。它是一个信号,提醒我们身体别的地方出了问题,比如被细菌感染。体温升高是身体在用自己的方式抵抗这些感染。明智的人不会忽略对感染的治疗,而一味只求退烧。

  吵架也是同样一回事。尽管严重的吵架会对关系造成破坏甚至毁灭,但适度的吵架就像“发烧”一样——难受自然是很难受——是有机体对某个更深层问题的一种应对方式,具有积极的适应功能。从来不吵架的关系有时候就好像从来不发烧的人,要么健康到了极致,但也有可能,是虚弱到了极致。

  我认识一个家庭,年轻的夫妻每天都会吵架。我问他们吵架的起因是什么,他们说是各种各样的琐事。一起逛个街就能吵架,吃饭吵架,看电视剧也吵架,总之就是性格不合。在餐馆点餐,丈夫说想吃牛肉,妻子说想吃鱼。丈夫说那就点一份牛肉再点一份水煮鱼好了。妻子说点太多了吧,到时候又吃不完。丈夫说吃不完打包呗。妻子说打包也没意义,你看我们都懒得在家做饭。丈夫沉下脸,说想吃鱼的是你,现在嫌多的也是你,你说怎么办。妻子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办,反正我不喜欢你说话的语气。两个人这么说着说着,就吵起来了。

  我问他们,如果不吵架的话,那顿饭会怎么样。

  夫妻俩都说很好啊,不吵架的话就很好啊。我问怎么个好法,他们说那我们就安安静静地吃顿饭,吃完一起回家,看看电影啊,刷刷微博,然后就睡觉了。我问,你们会聊天吗?他们说可以聊一聊工作上发生的事。聊完了之后呢?他们想了想,说好像确实也没有更多可聊的,毕竟在一起这么久了。

  那种安安静静的,各玩各的状态,也许就是这段夫妻通过吵架所回避的。

  

  所以对他们来说,吵架有点像一种特殊的互动游戏,填补了他们现实处境中的情感空白。通过两个人看似无意的,心照不宣的相互碰撞,双方都感应到关系当中某种紧绷的张力,另一方面,这种碰撞也疏泄了一部分张力,使得它不至于以更具有破坏性的某种方式积蓄或引爆,导致更严重的后果。

  丈夫说每当他在工作中遇到压力,表现得很烦躁,妻子就会安慰他,这时候他们完全没有争吵的动力,“回到了最好的时光”。或者妻子在考研复习中遇到了挫折,丈夫也可以提供温暖的支持:“没问题,考不上明年重来”。那些不如意的时刻,反倒是结婚以来最宁定的瞬间。——所以,争吵是用来替代生活中其它的挫折。

  他们不允许自己停留在一切安好的状态里,必须要滋生一点冲突。他们在恐惧什么呢?如果一切顺顺当当,他们又无架可吵的话,这对夫妻究竟会怎样?继续问下去,如果丈夫工作平稳,如果妻子考上了研究生,如果两人安安静静,没有别的事情可发愁,按照计划,他们就会要一个孩子。那也许是他们共同回避的生活走向。也许他们会害怕这个孩子;他们会请老人过来帮忙,也许他们还没准备好过三代同堂的生活;丈夫会有很大的经济压力,也许他不愿意承认家庭给自己带来的负担感;妻子会从职场人变成一个莫名其妙的研究生妈妈(反正辞职带孩子,不如顺便拿个文凭),也许她根本不想念这个研究生。

  如果不去正面处理这些可能的压力,仅仅是让他们不吵架,问题不会解决。也许会通过更严重的心理症状,甚至婚外情来表达。也许他们会变成一对空洞的,无话可说的伴侣——相安无事,各自心如死灰。在那个时候,回想起当初一起在餐馆吃饭,热热闹闹吵架的日子,也许会意识到吵架有多可贵。

  当然,这种说法本身过于讨巧了,好像把吵架当成了一种策略,一种无意识的挽救关系的努力。事实上没有人会希望有意发起一场吵架。“我跟她最近关系太紧张了,我想邀请她吵一个架。”吵架不可能是这样开始的。我们通常能看到关系中的问题,大部分的时候,我们也试图选择用更心平气和的方式处理问题:“亲爱的,我不想跟你吵,我只是想提一个建议……”对方冷笑一声:“你每回都不跟我吵,你正确!你他妈最正确了!”梆!吵架开始了。

  不管你对于吵架有怎样的偏好,习惯于讲道理也好,拼嗓门也好,尖酸刻薄也好,绵里藏针也好,暴跳如雷也好,置之不理也好,辱骂摔东西甚至大打出手也好(不,最好还是不要大打出手)……大多数人表达的其实都是自己的委屈,所有委屈的感觉无非三个字:“我没错。”为什么我们拼命攻击对方呢?就像一场拳击赛,只能留一个人站着。如果我没错,那错的只能是你。

  “知道我为什么生气吗?因为你说了那句话 / 做了那种事!”

  但是事实上,对方想表达的感受也是同样的三个字:“我没错。”换句话说,对方也在努力证明,错的那个人是你。——这怎么可能呢?但是双方的委屈都是真实的。如果两个人都委屈,那我们关系中的问题到底应该怪谁?

  

  我想讲一点咨询的经验(照例是加工后的)。一位年轻的男性来访者,因为受不了妻子的脾气前来咨询。他们吵架倒不频繁,但总能吵到离家出走,两个人都悲愤到要离婚的程度,吵完之后元气大伤,而且——在他看来——每一次吵架都是妻子主动挑起的。他想知道问题出在哪里,到底还有没有救。

  从他的叙述来看,他在努力证明问题不出在自己这里。

  我告诉他,这段婚姻可能已经没救了。他大出意外,问我为什么。

  我说:“因为我觉得问题不出在你这里。”

  他张大了嘴,说:“啊……”我相信那一刻他的感觉有点复杂。我说的是他一直以来想听到的话,也正是这句话剥夺了他的权力——改善一段关系的权力。既然破坏关系的责任不在他这里,那就等于,一切听任对方安排,自己想什么或做什么完全无意义。所以他很快就说:“我就没有任何办法了吗?”

  “你想要什么样的办法?”

  “我想让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改正错误。”

  所以他还想挽回这段婚姻,但是他把改善关系的希望全都寄托在妻子身上。“如果她改正错误,我的生活就会好;如果她一意孤行,我就完蛋了。”我问他,这是他理想中的关系吗。他说当然不是。我又问,这是他妻子理想中的关系吗。他说也不是。我说为什么呢,看起来她拥有那么大那么大的权力。

  他低下头,说:“她并不想要我这样的丈夫。”

  他说妻子每次离家出走回来,都责问自己为什么不出门找她,甚至连电话也不打一个。妻子通宵不归,他第二天就若无其事地出门上班。“我就是故意的。为什么要出门找她?她愿意作是她自己的事,我不能鼓励这种行为。”

  “所以,如果你愿意出门找她,她是可以早一点回来。”

  所以你不是什么都做不了。我的来访者很不情愿地“嗯”了一声,算是默认了这件事。这让他对婚姻的掌控感增加了一些。“我知道,很多时候我哄一哄她就会好,平时我可以这样做。但是脾气上来的时候,我就不想哄。”

  “你其实控制不住,对吧。”

  “对,明明是她先激怒我的。”我的来访者实在委屈。

  “那我们假设一下,如果你妻子来做咨询,她问我跟你一样的问题,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丈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改正错误,我该怎么回答她?”

  我的来访者瞪大了眼睛:“你让她少作一点就可以了!”

  我说:“好,那我告诉她,她没法强迫丈夫承认错误。这段婚姻没救了。”

  我的来访者刚在若有所思地点头,被后半句猛地一噎:“为什么没救了?”

  “因为她也认为自己控制不住地要作。”

  “她怎么可能控制不住?”

  可是这并不难理解。如果设身处地地思考,一个人离家出走,最亲密的伴侣却视如不见,这种恐惧难道是可以无视的吗?难道是轻轻一句“你少作一点”就足以控制吗?我的来访者不是真的不懂,但这反而让他更加茫然。

  “那怎么办?她控制不住,我也控制不住,就没有办法控制了吗?”

  我的来访者整个人泄了气一样地靠在沙发上。过了很久,眼角有眼泪流出。我想他的感受一定很复杂,有悲伤,有气,有悔恨,但是可能也有爱。我问他,如果真的还会吵下去,他有没有想过结束这段关系。“想是想过,可是,可是,”他吭哧了半天,拿纸巾遮住了脸,“她怎么就不能对我好一点啊!”

  在那一刻他成了一个无助的孩子。

  

  那就是我咨询的经验。很多吵架愈演愈烈的原因,是因为双方都相信这件事是对方能够“控制”的。他们把权力交给对方,也把责任踢给了对方(“你一定是故意的,你怎么就不能控制一点!”)。而藏在“我没错”背后的,其实是一种“我无力掌控”的深层恐惧:如果这段关系我无力掌控,那它是不是就完蛋了?如果直面这种恐惧,而不是以别的任何方式退缩的话,我们会发现内心深处真实的声音并不是逼着对方认错,而在委屈地表达:“我需要你。”

  我需要你,我那么需要你,像无助的孩子一样需要你。不管我多强硬,或者多么激烈地证明我没做错任何事情,多么想通过伤害你的方式保护我们的关系,本质上是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无力,在你面前我根本没办法保护自己。

  就像发烧。我们对疾病充满恐惧,但我们其实对身体做不了主。没人能保证不发烧。而如果不是因为发烧,我们就意识不到身体深层的需要。

  外人会出很多主意:“你哄一哄她不就好了吗?为什么不哄一哄?”

  如果你真的在乎这段关系,你会知道为什么。也许你最后会哄一哄,但也许不会。无论哄还是不哄,你都会在心里坚持:“我没错”。——这恰恰不是强硬,而是软弱。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软弱,不管你事实上有多强。除非从一开始就决定不依赖任何人,那样的话你更容易从关系里脱身,但也许会更孤独。

  软弱没什么不好,它恰好是我们当初走到一起的理由。因为软弱,我们相互依赖,我们从内心深处需要对方,希冀对方对自己好一点,同时我们又知道自己对这一切无能为力,随时朝不保夕。我们还知道,同样的感觉对方也有,与自己一模一样。——对亲密的恐惧和依赖让我们彼此靠拢,彼此伤害,又彼此珍惜。有时候,关系里的双方通过吵架,是提醒自己不要忘了这一点。

  (图文来自网络)

都是因为:“我没错”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枫华网  

GMT-5, 2024-3-28 14:36 , Processed in 0.641761 second(s), 3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