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告热线:1-866-2392936    广告邮件:info@fhmedia.ca

枫华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2900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老冯专栏:我的移民生活(4)主流社会,我们是融不进去...

[复制链接]

411

主题

554

帖子

5336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5336
扫一扫,手机访问本帖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6-3-10 16:37:54 | 只看该作者 |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老冯专栏:我的移民生活(4)

主流社会,我们是融不进去,还是不想融入

   经常回国,与国内的朋友并不生疏,谈起国内的事情包括网络、电影、时尚乃至时事也并不比他们知道的少多少,以致有朋友惊讶地问:你怎么不像是在国外?还有的朋友总喜欢问我,在国外吃中餐还是吃西餐,在家说中文还是说外文,朋友大多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?我的回答当然是中餐、中文、中国人。当然,不是所有的人都像我一样,有时我就会碰上一些海外华人,他们融入的很深,有英文名字,说话也中英文混合,看问题的角度也十分西化。入乡随俗这很正常,也是件好事,但是有些新移民常常以在国外有老外朋友而没有中国朋友而自豪,以熟知国外,而不屑提及中国而骄傲。对此,如果他是随父母移民的年轻人我表示理解,如果他是第一代移民,我颇不以为然。

   我还真不是装,我不是融不进去,而是骨子里有那么点儿不想融入。

   就说吃吧,我来加拿大时已年近四十,吃了大半辈子的中餐,早已习惯了,况且这儿又不乏中国超市,为什么要委屈肚子成天去吃西餐?当然偶尔吃吃还是很享受的。还有,我的中文名字“斌”而“BIN ”这个发音正好跟“憨豆”差不多,好叫有好记,为什么一定要有个外国名字?另外,在我生活的周围有许多中国老乡、朋友、同学,为什么非要离开这个圈子,以示彻底融入?依我看融不融入,融入到什么程度一切都应顺其自然,不必勉强,能像加拿大人一样在加拿大生活固然很好,作为来自中国的“少数民族”在加拿大生活也未必不好。加拿大本身就是个移民大熔炉,各个族裔的人融洽地生活在一起,又同时保持着自己民族的生活习惯,何乐而不为呢?换个角度来看,我倒是觉得我已经融入的不错了,我开店开酒吧做着老外的生意,雇着老外雇员,说着老外的语言,和老外业务代表谈判,但是在我的家里,在我私人生活空间里,我还是愿意保持着许多中国人的习惯思维以及生活方式。毕竟,我是中国人。有人可能会说,你就吹吧,做个小生意就敢说融入?我要说的是:融入不分大小,融入简单地说就是融入到了当地人的生活,有人认为只有跟议员喝酒,跟市长打高尔夫球等高大上的融入才叫融入,实际上这是偷换了概念,他说的不是主流社会,而是上流社会。

   说来也怪,像我这把年纪中不中洋不洋的还可以理解,我们有些第二代移民似乎仍然存在着融与不融,融得彻底与不彻底的问题。

   我发现一个现象很有意思,许多出生在北美的中国第二代移民小朋友在很小的时候,都是不分国籍地与各个肤色、种族的孩子玩儿在一起,不分彼此,可是长大了,到了一定的年龄,很多人又会自觉不自觉地和中国同学交朋结友,谈婚论嫁,这就不是语言文化的问题了,可能说穿了,还是一个想融不想融入的问题。只不过在这里不是指孩子想不想,而是孩子的父母们想不想的问题。

   比如说,孩子在国外的环境里渐渐长大,外语也成了他们的母语,思维也慢慢洋化,这本来是好事,家长们却担心了,将来不会中文怎么行,不了解中国的文化怎么行啊,于是纷纷把孩子送到中文学校去学习,甚至把孩子送回中国呆上几年,这样一来孩子的业余生活环境又回到了中国人的环境。孩子十五六岁了开始交异性朋友了,在加拿大这很正常,中国家长受不了了,横加干涉,横加指责。等孩子到了十八岁,本地人的孩子们都搬出去住了,很多中国家长却还要把孩子留在身边,就连孩子大了有正式的男女朋友了,按照西方的观点这是他们自己的事,中国家长还是会说:领回来看看,我们把把关!

   想融入,却不想彻底地融入,这是一种矛盾。

   对于我们这些半路来加的年长的移民,以及出生在加的“纯加拿大华人”来说事情还简单些,我们基本上就是中国人,他们基本上就是加拿大人,而对于像我女儿这种来加拿大时小学几近毕业的孩子们来说,对自己身份的认证就有些纠结了。出国前,他们对中国文化,以及中国的道德观念有些粗略的了解,来到国外以后这种碰撞还是显而易见的。比如说,你给她学习压力,她会拿加拿大的教育说事儿,她伸手跟你要钱却用的是中式的思维。有人说,这么大的孩子出国最好,将来中英法文都差不了,实际的情况却是三门语言也会经常打架,相互排斥,东西方文化也相互碰撞。

   我们常说出国是为了孩子,并总以我们是以第一代移民的牺牲而换取第二代移民的幸福自嘲,其实第二代移民,尤其是第二代中国移民的压力也是不小。像我们这种技术移民在国内生活得大多有模有样的,曾经也是孩子的骄傲,到了国外,在最初的日子,我们的苦,我们的生活落差,以及我们的生活压力,也都不同程度地带给了孩子,潜移默化地也影响着孩子。我们不小心熬出来了,就会觉得孩子跟我们也吃了不少苦,就宠着他们,甚至宠坏他们;我们熬不出来,就觉得为了孩子我们牺牲的太多,就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,这种希望就会转化为巨大的压力,压在孩子的身上,压得他们喘不过起来。

   我们总吧孩子当成我们的附属品,我们走到哪儿就领到哪儿,我们觉得我们在国外创业,而他们只是坐享其成。其实他们也是有思想有感情的附属品。记得女儿来到加拿大的第一天晚上由于时差的关系睡不着,半夜爬起来,翻出小学同学的合影端端正正地挂在墙上,我觉得这只是个简单的举动,后来我看她在日记上写道:我想念他们,毕竟是几年的同学呀!即使还是个孩子,他们跟着我们出国的同时也失去了许多美好的东西。

   随着时间的流逝,我们越来越喜欢我们现在生活的这片土地,与此同时,我们对祖国,对家的感情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,相反会越来越深,而女儿这一代就会有些淡忘。记得,多年前,女儿和我们一起回国,看着我们又是会同学又是会朋友忙得不可开交的样子,很是羡慕,她说:你们一回国就像是回家了一样,可我怎么觉得加拿大和中国哪儿都不是我的家呢?我们听了以后心里很不是个滋味,我们希望将来有一天长大了的女儿会说:

   加拿大和中国都是我的家!

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枫华网  

GMT-5, 2024-4-24 15:21 , Processed in 0.659768 second(s), 37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